午后我提著一大包垃圾在馬路邊等垃圾車,那是一條六線道的大馬路;
忽然從路的遠方出現五、六輛轟天價響的重行機車馳奔而來,
機車的駕駛大都是二十歲左右的大男孩,後座載著與他年齡相仿的女孩,
新奇的是後座的女孩都用一手抓住一把色彩繽紛的汽球。
汽球在他們的「叫囂聲」和迎面狂吹的「風」彼此推擠著,
於是,一顆,兩顆,三顆….地飛向天空,
有的一飛即破,有的飛落地面無目的地隨風而走,有的飛向無際的天空;
少年們手中的汽球越來越少。
當他們從面前興奮地呼嘯而過時,我忽然有想哭的感覺。
「哪來的這陣車和少年郎?」站在隔壁的婦人問。
「誰知道,現在的少年郎都嘛不怕死。」騎單車的歐里桑無奈地回她。
「那些孩子的父母都不管他們嗎?」
「父母若管得動,社會就安定了。何況現在流行27孝!」
「27孝?」
「對,25孝是孝順兒子,26孝是孝順女兒,27孝是孝順孫子。」
「聽說現在的年輕人很多宅在家裡吸毒,唉!」婦人嘆了一口氣。
「父母鑽錢洞,子女自然就有得花用。
以前的人是用心教小孩,現在的人是請菲庸來看家。
父母認為不讓孩子餓著、冷著,給孩子上名校、
上補習班、買蘋果手機....就已經盡了做父母的義務了,
他們那知道自己家的孩子在外面做什麼。」
「歐里桑,你知道的很多嘛。」
婦人睜大雙眼,誇讚歐里桑知識豐富。
歐里桑看看婦人,像消了氣的汽球飄到路邊慢慢蹲下,
點了根菸,抽將起來….沙啞的聲音在煙霧中叨念著:
「唉…..我就是這樣失去一個孫子的。」
空氣好像突然凝固起來,無聲的嘆息在風中飄盪,
直到聽到垃圾車的音樂響起。
回家的路上,經過巷口窄而長的機車修理店,
老闆的兒子喊了我一聲:「林媽媽好!」
「哎,乖!你幫爸爸看店呀。」
這孩子沒有高學歷,高職畢業去當兵,之後陪在父親身邊學修機車。
「工作認真」與「待人親切」是他父親交給他最大的財富。
我邊走邊想,
每個年輕人手中都應該擁有一把五彩繽紛的汽球,那是他們一生追逐的夢想。
我們常取笑現在的年輕人是「爛草莓、爛水蜜桃」,似乎對他們有失公道。
雖然他們生長的環境比我們小時候優渥很多,
那是因為我們這些父母從小「苦」怕了,
所以對我們的下一代總存著「孩子,我要你過得比我好」的迷思。
很久以前有一個電視廣告,爸爸帶著兒子坐火車,不斷的問兒子說:
「兒子,你喜歡窗外那些車子,房屋,東西….嗎?喜歡?爸爸買給你!……」。
像是要由孩子身上從新過一次自己的童年才覺得對得起自己與孩子。
事實上,
我們小時候玩彈珠、ㄤ仔票、甩泥巴補洞、爬樹偷摘水果、跳繩、跳房子
甚至男孩、女孩一起跳進河裡游泳、抓魚、玩水…..
這一切快樂都是現在那些孩子無法享受到的。
現在的孩子除了要應付學校的功課,
還要補英文、數學、理化......,
有的還要學各種才藝、鋼琴、小提琴、笛子、芭雷舞….
整個禮拜天天在補習,結果是「愈補愈大洞」。
功課直線下滑,孩子不懂父母的苦心,
父母不曉得孩子在想什麼,孩子喪失快樂的童年。
父母為了孩子心力交瘁,不知如何是好?
說穿了,
父母與孩子都沒有錯,錯只錯在我們生長在不同的時代,
以前我們幾乎是「吃泥巴、玩泥巴」長大的。
而現在那些20至30歲左右的孩子卻大都在「溫室」裡長大。
環境使他們有高IQ,但吞食了他們的EQ能力,很少孩子受得住挫折。
例外的當然不算在內!
從前我們挨父母或師長打罵視為當然,
因為我們承認自己的「錯」與父母的「愛」。
可是現在的孩子從小就接受「愛的教育」,所以打不得也罵不得,
否則父母師長也許還要吃上「虐待兒童」的罪名。
造成社會上有一堆→高學歷卻無一技之長的「低頭族」。
每天不停的滑手機或泡網咖,在虛擬的世界遊太空,不知「珍惜」為何物?
更不知何謂「反哺報恩」,只會怪社會沒給他機會、怪父母不夠愛他。
他們會如此,個人認為→
我們給孩子的「愛」,太氾濫,反而變成「愛之適以害之也」?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父母疼子是長流水。
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兒女能成龍成鳳,
那麼兒女也該多關懷日益衰老的父母。
因為年輕的你,手中握有一大把五彩繽紛的「希望汽球」,
而年老的雙親已無力握緊即將飛逝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