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妮斯‧雷莫妥夫(Denise Levertov, 1923-1997 )
的詩作有一種真實、率真的風格,瀏覽於字裏行間時,
含蓄地表達出她的理念。
雷莫妥夫出生並長大於英國倫敦郊區伊福德( Ilford ),
母親來自北威爾斯的礦場小鎮。
父親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從德國移居到英國的猶太人,
皈依英國聖公會成為基督教牧師。
他沉浸於猶太教和基督教的神秘主義,
是一位熱情且富有口才的傳道者。
雷莫妥夫在家中修習各種教育課程和生活技藝,
孕育她成為藝術家,以及人道主義者的養分。
雷莫妥夫十七歲時,作品開始受到出版商青睞,
而她的第一本書 The Double Image (《雙重影像》),
在六年後出版,儼然成為當時英國新浪漫主義的寵兒。
1947年移居美國結婚生子,為她的創作開啟了另一新的境地。
在美國的新生活讓她融入當地的文化和語言的使用,
促使她的詩作有更豐富多元的主題和創新的語言形式。
影響她最深的乃是黑山學派。
雷莫妥夫完成她的另一本詩集 Here and Now 《這裏和現在》,
是轉型後的最新作品,之後的詩集也受到肯定和推崇,
奠定她在美國詩壇的地位。
她積極參與政治活動,
支持女權主義和左派反戰詩人的理念,
越南戰爭和生態保護是她作品中重要的主題,
她人生的後半期從事教育工作,
曾任教於華盛頓大學和史丹福大學。
詩作賞讀:
Leaving Forever (by Denise Levertov ) 永遠地離開
He says the waves in the ship's wake
他說船尾的浪
are like stones rolling away.
滔滔如滾動的石頭。
I don't see it that way.
我可看不出來
But I see the mountain turning,
我只看到山在轉
turning away its face as the ship
轉開它的臉,當船
takes us away.
把我們帶走。
作者利用船動山也動的比喻,寫出心中的離情。
我們知道山沒有感情,更不可能移動,
詩中的山竟做出這樣極不尋常的有情反應→別過臉去。
故,詩人的感情也連帶地受到極不尋常的震撼。
........................................我是分隔線...................................
這首詩讓我們聯想到唐朝李商隱的《無題》。
也是以「物」來譬喻詩人心中的依依離情: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留言列表